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4篇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篇1
巡察组开展乡村巡察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七月,XX区乡村巡察全面展开后,我一行四人荣幸地被抽调到区委第一巡察组。从盛夏七月到寒冬十一月,我们在乡间小路忙碌奔波,在激烈争辩的讨论中苦苦思索,在烟雾缭绕的陋室室埋首伏案,体验了巡察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群众的热切期盼。几个月的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乡村巡察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能力水平的挑战考验,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历练升华。 ——乡村巡察,注重造势是确保保群众参与前提。乡村巡察工作必须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而做好宣传发动,强化舆论声势,则是保证群众广泛参与的前提。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发布巡察公告等多种方式,把区委第一巡察组进驻乡镇和村组的开展巡察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知晓率;
采取设立举报信箱、公布联系电话、开通邮箱等途径为群众反映问题开辟“绿色通道”。事实证明:乡村巡察本身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举措。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巡察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乡村巡察,“巡”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巡”就要我们多跑路。因为真正有价值的线索不在乡政府、村委会的会议室,而在农家屋舍,在田间地头。村干部的工作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我们巡察组一行四人每到一个村,先有选择的走访一些农户,听听农民怎么说。乡村道路曲折坎坷,农民农事繁忙,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大多都是年迈体弱的老人,找人问情况不容易。为了查实一个问题往往需要跑不少冤枉路,跑七八趟路都找不见当事人;
有时打十几个电话都核实不清一个情况。有一次我们几经周折把一个当事人追到彩虹桥市场才终于问清楚了一件事情。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尽可能多了解些情况,在盛夏七、八月近40度高温酷暑天气下,我们中午饭后顾不上不休息,趁着农户在家的机会,直接入户,虽然累,但也了解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乡村巡察,“察”是全面掌握情况的关键。乡村巡察,既重视要“巡”,更要重视“察”。既要从微观是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又要从制高点上去全面洞察,准确判断,才能够客观公正评价乡村干部的工作,准确定性发现的问题。其实,一个“察”字就告诉了我们具体的工作方法:就是明察、体察、洞察。一是明察。要有很强的敏锐感,能够见微知著,一叶落入而知深秋,能够从蛛丝马迹中捕捉情况从谈话中捕捉,从资料中发现,从举报中分析,到现场去核实;
我们综合运用听、看、查、访、问五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去扫描搜寻。坚持锁定目标查问题,重视事先研判分析,对存在问题的领域、重点的人和事,实现锁定范围,避免漫无目标盲目用功,事倍功半;
对发现问题的途径,寻找线索的方法,事先有个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平均用力,不漫无边际。二是体察。要与老百姓心心相印,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的疾苦感同身受,通过解决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把被啃食的获得感还给他们,让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我们的心田,;
三是洞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线索顺藤摸瓜查实问题,并延伸拓展查相关问题,由个别性问题扩大范围查普遍性问题。对财务上发现的问题,从决策、制度上找根源。经济上的问题,从政治高度去看,使发现的问题更具广度和深度。 ——乡村巡察,勤奋担当是不负重托的保证。巡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情况错综复杂,必须要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我们在搞巡察,某些违纪人员也在搞“反巡察”,使得问题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我们发扬穷追不舍的精神,较真不叫苦,紧盯问题,排除种种干扰,一查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善于洞察问题,不能陷入迷局;
注重讲策略,防止违纪人员切断线索;
注意保密,千方百计保护举报人不受打击报复。 两个多月巡察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巡察是最好的监督,惩治是最好的预防。乡村巡察工作是一把利剑,是铲除群众身边的腐败,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很好的完成乡村巡察工作任务,争取向区委和两个乡镇的广大干部群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篇2
[工作汇报]巡察组开展乡村巡察工作情况汇报
巡察组开展乡村巡察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七月,XX区乡村巡察全面展开后,我一行四人荣幸地被抽调到区委第一巡察组。从盛夏七月到寒冬十一月,我们在乡间小路忙碌奔波,在激烈争辩的讨论中苦苦思索,在烟雾缭绕的陋室室埋首伏案,体验了巡察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群众的热切期盼。几个月的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乡村巡察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能力水平的挑战考验,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历练升华。
——乡村巡察,注重造势是确保保群众参与前提。乡村巡察工作必须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而做好宣传发动,强化舆论声势,则是保证群众广泛参与的前提。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发布巡察公告等多种方式,把区委第一巡察组进驻乡镇和村组的开展巡察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知晓率;
采取设立举报信箱、公布联系电话、开通邮箱等途径为群众反映问题开辟“绿色通道”。事实证明:乡村巡察本身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举措。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巡察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乡村巡察,“巡”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巡”就要我们多跑路。因为真正有价值的线索不在乡政府、村委会的会议室,而在农家屋舍,在田间地头。村干部的工作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我们巡察组一行四人每到一个村,先有选择的走访一些农户,听听农民怎么说。乡村道路曲折坎坷,农民农事繁忙,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大多都是年迈体弱的老人,找人问情况不容易。为了查实一个问题往往需要跑不少冤枉路,跑七八趟路都找不见当事人;
有时打十几个电话都核实不清一个情况。有一次我们几经周折把一个当事人追到彩虹桥市场才终于问清楚了一件事情。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尽可能多了解些情况,在盛夏七、八月近40度高温酷暑天气下,我们中午饭后顾不上不休息,趁着农户在家的机会,直接入户,虽然累,但也了解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乡村巡察,“察”是全面掌握情况的关键。乡村巡察,既重视要“巡”,更要重视“察”。
既要从微观是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又要从制高点上去全面洞察,准确判断,才能够客观公正评价乡村干部的工作,准确定性发现的问题 。其实,一个“察”字就告诉了我们具体的工作方法:就是明察、体察、洞察。一是明察。要有很强的敏锐感,能够见微知著,一叶落入而知深秋,能够从蛛丝马迹中捕捉情况从谈话中捕捉,从资料中发现,从举报中分析,到现场去核实;
我们综合运用听、看、查、访、问五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去扫描搜寻。坚持锁定目标查问题,重视事先研判分析,对存在问题的领域、重点的人和事,实现锁定范围,避免漫无目标盲目用功,事倍功半;
对发现问题的途径,寻找线索的方法,事先有个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平均用力,不漫无边际。二是体察。要与老百姓心心相印,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的疾苦感同身受,通过解决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把被啃食的获得感还给他们,让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我们的心田,;
三是洞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线索顺藤摸瓜查实问题,并延伸拓展查相关问题,由个别性问题扩大范围查普遍性问题。对财务上发现的问题,从决策、制度上找根源。经济上的问题,从政治高度去看,使发现的问题更具广度和深度。
——乡村巡察,勤奋担当是不负重托的保证。巡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情况错综复杂,必须要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我们在搞巡察,某些违纪人员也在搞“反巡察 ”,使得问题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我们发扬穷追不舍的精神,较真不叫苦,紧盯问题,排除种种干扰,一查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善于洞察问题,不能陷入迷局;
注重讲策略,防止违纪人员切断线索;
注意保密,千方百计保护举报人不受打击报复。
两个多月巡察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巡察是最好的监督,惩治是最好的预防。乡村巡察工作是一把利剑,是铲除群众身边的腐败,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很好的完成乡村巡察工作任务,争取向区委和两个乡镇的广大干部群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篇3
XX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一方面巩固提升“清洁乡村”活动成效,另一方面稳步推进“生态乡村”活动,做到两结合,双促进,使“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得到有序开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巩固提升“清洁乡村”活动
今年以来,我县“清洁乡村”活动立足“五个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三清洁(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提升活动成效。
(一)宣传引领“常态”化。持续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美丽XX”乡村建设活动宣传,重点围绕“三化”项目建设、《XX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农村垃圾处理两年攻坚专项行动等重点内容,通过电视、户外大型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在县境内交通要道沿线、各乡(镇)集镇、村部办公场所、村民聚集场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固定宣传牌和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在全县范围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623块,墙体宣传标语300余处,板报宣传栏209块,宣传横幅1695幅,制作高速路进城大道电灯杆路旗宣传2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5余万份,确保乡村建设宣传全覆盖、家喻户晓。
(二)保洁工作“常态”化。坚持每周统一行动和日常保洁相结合,县直单位落实清洁责任区,乡(镇)在街道、村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每周一、周五上午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截止9月底,已开展统一清洁行动66次,参与干部群众约6万人次,清理垃圾3.8万吨,清理河流、池塘60余处,清捡田园面积约8000亩,清理回收农业生产废弃物约15吨;
全县共配备农村保洁员1459名,实现20户以上村屯保洁员全覆盖,除财政给予保洁经费补助外,各乡(镇)也积极通过各种办法自筹保洁经费,用于补助保洁员或开展日常保洁活动,促进保洁工作正常运转。
(三)投入机制“常态”化。将1459名农村保洁员补助、100座小型垃圾焚烧炉和10个乡镇中型垃圾焚烧处理场每座每月400元和2000元、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每个每月12000元运转补助经费补助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同时,加快今年34辆三轮摩托清运车和19750个垃圾桶的采购,加快建设400个垃圾池,及时更新部分乡村垃圾处理设施设备。截止目前全县累计购置发放垃圾桶(箱)56430个,手推车1674辆,中型垃圾收运车35辆,垃圾清运摩托车190辆,建设垃圾池1985座,小型垃圾焚烧炉100座,中型垃圾焚烧场10座,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中转站)4个,进一步改善环卫设施设备。
(四)垃圾处理“常态”化。在全县范围内持续运行“村收镇运县处理”、“村收镇运镇处理”、“村收村运村处理”、“就地焚烧和填埋处理”4种日常垃圾处理模式,保证了农村垃圾的常态化处理。在县城周边的XX、利周、XX、XX4个乡镇建有生活垃圾中转站,将集镇和沿线村屯的垃圾运到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采取“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
在较边远的八渡、浪平等10个乡镇建立中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场,采取“村收镇运镇处理”模式;
选择100个村部所在地或户数较多的村屯建设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炉,采取“村收村运村处理”模式;
对边远村屯、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少数村屯由农户进行垃圾自产自消,采取“边远村屯就地处理”模式。我县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战8个乡(镇)片区处理中心和10个村级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征地工作。
(五)督查活动“常态”化。坚持开展统一行动日工作督查的同时,再从县林业、市政、交通、水利等相关单位抽调领导干部组成7个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乡(镇)、村屯巡查、督查,发现问题责令及时整改,并书面通报。XX年以来,共开展督查35次。督查发现环境卫生问题15个,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已落实整改15处,编印督查通报6期,增强干部的主动作为意识。
二、稳步推进“生态乡村”活动
XX年“生态乡村”活动工作重点是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项目建设。为使活动取得实质性成效,我们精心安排部署,狠抓措施落实。
(一)及早谋划部署,起好头开好局。根据自治区“美丽XX·生态乡村”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县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方案总体目标要求,制定《XX县XX年“美丽XX·生态乡村”活动重点工作》,统筹安排,谋划XX年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特别将“美丽XX·生态乡村”活动工作会议部署的13项重点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将责任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单位,制作项目建设进度表,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全面完成生态乡村建设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保障建设。开辟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今年以来我县“生态乡村”活动投入资金2262万元。一是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目前,自治区已下拨“村屯绿化”示范点建设资金660万元,屯级道路示范点建设资金240万元,落实屯内道路硬化示范点建设资金420万元。二是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截至9月底,县级财政已落实466万元奖补资金实施“一事一议”屯内道路硬化工程,120万元用于生态乡村综合示范点建设,落实通屯道路硬化配套资金300万元。三是动员社会捐助资金。全县群众筹资、出物投劳投劳累计投入活动资金56万元。
(三)抓好示范引领,推进项目建设。XX年,我县集中优势资源和主要精力打好“生态乡村”活动收官年攻坚战,林业、水利、交通、扶贫、住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三化(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建设活动推进中既能通盘筹划、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截止目前,“生态乡村”村屯绿化40个示范点正在进入招投标阶段,600个一般村屯绿化已完成招投标确定苗木供应商,待秋冬雨季造林季节到来抢抓种植,参加XX年度XX“绿色村屯”评选的利周瑶族乡和平村平令屯等6个村屯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饮水净化利周瑶族乡老山村凡屯、XX镇新宁村平忠屯2个示范村屯正在进入招投标阶段,116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全部进场施工。县交通局实施2015年通村水泥(沥青)续建项目16条155公里已完成混凝土路面145公里建设,完成率93.5%,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完工,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县扶贫办实施的6个项目总里程15公里的贫困村屯通屯道路硬化项目和县住建局实施自治区财政专项补助21个总计13.05公里屯内道路硬化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
(四)完善机制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我县坚持把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作为“生态乡村”活动建设重要保障。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会、现场会进行安排部署,建立健全县分管领导牵头抓、乡镇领导直接抓、村“两委”负责人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建立汇报机制。大力推进工作汇报制度,各乡(镇)、各职能部门每季度上报一次建设进度,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三是建立督办机制。成立乡村建设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随即抽查等方式加强督查指导,对工作力度不够,进展缓慢的乡镇、村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明确整改时限要求,形成工作倒逼机制。适时对已实施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整改存在的问题,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活动成效。
三、乡村建设活动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环境状况不乐观。乡村建设开展四年,部分乡(镇)、村领导干部产生厌倦和麻弊松懈情绪,村屯“脏、乱、差”出现反弹,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等现象比较突出。
(二)环卫设施和人员管理不到位。个别乡(镇)垃圾焚烧炉建而不用、垃圾清运车有而不动、村级保洁员聘而不管,环卫设施没有充分投入使用,村级保洁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三化”示范点推进缓慢。绿化、净化、硬化建设涉及部门受职责和资金到位等情况所限,要求、标准不一,导致XX年度“三化”项目建设大部分尚未正式动工,推进缓慢。
(四)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群众思想对乡村建设开展意义没有深刻认识,参与建设积极性不高,村规民约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大,致使村民在平时生活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爱护环境,用实际行动维护环境卫生。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围绕当前工作任务,下一步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今年是生态乡村建设收官之年,任务艰巨,要再次掀起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卫生保洁和生态建设意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把乡村建设真正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二)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县直各单位要切实做好本单位清洁责任区保洁工作,各乡(镇)要负起本辖区公路沿线两侧、沿线村屯垃圾,做好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七站八所、集贸市场、学校、沿路村屯、生态乡村重点示范村屯等重点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三)加强环卫设施设备和保洁人员管理。各乡(镇)建设的中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场、小型垃圾焚烧炉、垃圾池等环卫基础设施要维护正常启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要更换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环卫清洁装备;
要按时拨付县财政补助的垃圾处理场、小型垃圾焚烧炉运转经费和保洁员工资,确保我县乡村清洁工作正常开展。
(四)加快推进“三化”项目建设。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全面对照检查自治区下达的“三化”建设目标任务,进行再盘点、再检查,加强技术指导,加快前期工作,尽快实施,全力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加强督查指导。继续强化督查指导力度,推动工作落实,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进行通报表彰;
对行动缓慢、措施不力、负面影响较大的极少数责任人,要动真格严格按照工作考评方案和问责办法进行考评问责。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篇4
巡察组开展乡村巡察工作情况汇报去年七月,XX区乡村巡察全面展开后,我一行四人荣幸地被抽调到区委第一巡察组。从盛夏七月到寒冬十一月,我们在乡间小路忙碌奔波,在激烈争辩的讨论中苦苦思索,在烟雾缭绕的陋室室埋首伏案,体验了巡察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群众的热切期盼。几个月的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乡村巡察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能力水平的挑战考验,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历练升华。
——乡村巡察,注重造势是确保保群众参与前提。乡村巡察工作必须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而做好宣传发动,强化舆论声势,则是保证群众广泛参与的前提。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发布巡察公告等多种方式,把区委第一巡察组进驻乡镇和村组的开展巡察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知晓率;
采取设立举报信箱、公布联系电话、开通邮箱等途径为群众反映问题开辟“绿色通道”。事实证明:乡村巡察本身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举措。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巡察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
——乡村巡察,“巡”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巡”
就要我们多跑路。因为真正有价值的线索不在乡政府、村委会的会议室,而在农家屋舍,在田间地头。村干部的工作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我们巡察组一行四人每到一个村,先有选择的走访一些农户,听听农民怎么说。乡村道路曲折坎坷,农民农事繁忙,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大多都是年迈体弱的老人,找人问情况不容易。为了查实一个问题往往需要跑不少冤枉路,跑七八趟路都找不见当事人;
有时打十几个电话都核实不清一个情况。有一次我们几经周折把一个当事人追到彩虹桥市场才终于问清楚了一件事情。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尽可能多了解些情况,在盛夏七、八月近40度高温酷暑天气下,我们中午饭后顾不上不休息,趁着农户在家的机会,直接入户,虽然累,但也了解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乡村巡察,“察”是全面掌握情况的关键。乡村巡察,既重视要“巡”,更要重视“察”。既要从微观是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又要从制高点上去全面洞察,准确判断,才能够客观公正评价乡村干部的工作,准确定性发现的问题。其实,一个“察”字就告诉了我们具体的工作方法:就是明察、体察、洞察。一是明察。要有很强的敏锐感,能够见微知著,一叶落入而知深秋,能够从蛛丝马迹中
捕捉情况从谈话中捕捉,从资料中发现,从举报中分析,到现场去核实;
我们综合运用听、看、查、访、问五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去扫描搜寻。坚持锁定目标查问题,重视事先研判分析,对存在问题的领域、重点的人和事,实现锁定范围,避免漫无目标盲目用功,事倍功半;
对发现问题的途径,寻找线索的方法,事先有个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平均用力,不漫无边际。二是体察。要与老百姓心心相印,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的疾苦感同身受,通过解决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把被啃食的获得感还给他们,让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我们的心田,;
三是洞察。要有一双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线索顺藤摸瓜查实问题,并延伸拓展查相关问题,由个别性问题扩大范围查普遍性问题。对财务上发现的问题,从决策、制度上找根源。经济上的问题,从政治高度去看,使发现的问题更具广度和深度。
——乡村巡察,勤奋担当是不负重托的保证。巡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情况错综复杂,必须要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我们在搞巡察,某些违纪人员也在搞“反巡察”,使得问题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我们发扬穷追不舍的精神,较真不叫苦,紧
第 3 页 共 4 页
盯问题,排除种种干扰,一查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善于洞察问题,不能陷入迷局;
注重讲策略,防止违纪人员切断线索;
注意保密,千方百计保护举报人不受打击报复。
两个多月巡察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巡察是最好的监督,惩治是最好的预防。乡村巡察工作是一把利剑,是铲除群众身边的腐败,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很好的完成乡村巡察工作任务,争取向区委和两个乡镇的广大干部群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推荐访问:乡村 清洁 工作情况汇报 开展 清洁乡村美丽家园总结
热门文章:
- 广告设计制作合同协议模板2022-07-24
- 保教员个人总结2022-07-24
- 国贸实习报告四篇2022-07-24
- 阅读母亲书籍感想2022-07-24
- 2022年自来水厂个人工作总结模板2022-07-24
- 绿色环保作文600字(2022年5篇全文)2022-07-24
- 校园食品安全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022-07-24
- 清明节祭扫活动方案2022-07-24
- (2022)电视台个人工作总结(2022年范文3篇)2022-07-24
- 守护(2022)清明祭英烈主题讲话稿范文2022-07-24
相关文章:
- 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庭”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文档)2022-05-18
- 2022年乡村医生现状情况总结2022-05-19
- 2022年乡村治理发言材料(全文)2022-05-22
-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_宝鸡乡村旅游宣传口号(全文)2022-05-30
- 乡村振兴优秀帮扶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精选推荐】2022-07-02
- 2022年保险下乡村书记讲话3篇2022-07-19
- 写给清洁工表扬信(全文)2022-06-09
- 清洁校园美化环境个人工作总结五篇(完整文档)2022-07-20
- 2022年度“三夏”工作情况汇报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文档)2022-05-19
- 学校开展业务活动情况_小学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优秀范文】2022-05-26
- 2022年度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2-05-27
-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范本最新三篇(完整文档)2022-07-01
-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个人反思整改对照材料三篇2022-07-01
- 2022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策划方案合集【完整版】2022-07-02
- 2022开展医疗和药品广告自检自查情况调查报告(完整文档)2022-07-09
- 2022年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研讨发言材料(精选文档)2022-07-14
- 2022年度开展“忠诚、干净、担当”主题实践活动总结2022-07-16